来源:湘潭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4-11-25
“秸秆去哪儿了”系列报道⑪
从鸡腿菇、草菇、赤松茸到香瓜
种菇能手用“小秸秆”干出“大名堂”
“用秸秆种赤松茸6年了,今年的菌丝长得最好。”11月13日,金色暖阳下,岳塘区荷塘街道竹埠村湘潭绿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美军和妻子冯军霞看到长势喜人的菌丝,笑容灿烂。他们还将所有种植过蘑菇的废料当有机肥种瓜果蔬菜,深受市场热捧。“秸秆是个宝,既能循环利用、不污染大气环境,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夫妻俩说起秸秆综合利用就滔滔不绝。
冯美军和冯军霞热爱农业,是当地有名的种菇能手。他们从2001年开始,就到新华书店购买了各种蘑菇高效栽培技术类书籍,尝试用湘莲壳、棉籽壳种平菇,用秸秆+牛粪种鸡腿菇和双孢蘑菇,用纯秸秆种草菇、赤松茸,还种过茶树菇等几乎所有市面上能见到的菇类。至今,他们已专业种植各类食用菌及当季蔬菜20余年。
“通过摸索实践,我发现秸秆最适合种植鸡腿菇、双孢蘑菇、草菇、赤松茸4个品种,可惜村上仅有200多亩农田,现在秸秆越来越难收。”最终,冯美军只保留生命力顽强、易管理的赤松茸和平菇两个品种。
每年秋收时节,冯美军和妻子都会忙着菌种接种、制作菌包。他们请人将秸秆从农田收回家,与木屑、谷壳放一起发酵近一个月,再铺到农田里,放入两层赤松茸菌种,铺上土,再盖上一层秸秆。“菌类最怕太阳直晒,秸秆可防晒,保湿、保温,铺入两层菌种,发菌快、感染少。”冯美军研究蘑菇20多年,对它们的习性了然于胸。他今年种植了3亩赤松茸,消纳30多亩田的秸秆,赤松茸将于11月底上市,亩产预计2000公斤,产期可持续到来年5月,预计产值10万余元。
最让冯美军骄傲的是,他摸索出了一套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收益“多赢”的农业之路。“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多品种露天轮作、水旱轮作,少用农药化肥,既能改良土壤促进增收增产,又不污染环境。”冯美军将所有种植完蘑菇的废料当成有机肥,用来种植瓜果蔬菜,可满足约60%的用肥,种出来的香瓜颜色口感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香瓜亩产1500多公斤,售价8元/公斤,收益不错。种完香瓜,他会轮种两年蔬菜,然后种两年水稻。“赤松茸与瓜果蔬菜、水稻水旱轮作有利于改善土壤,减少虫害。”冯美军家的瓜果蔬菜几乎不用农药,赤松茸更是“零农药”“零化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10余亩水稻、3亩赤松茸、1万余袋平菇、20多亩瓜果蔬菜……勤于学习、善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冯美军和他的妻子,在家乡的土地上,一辈子齐心协力钻研一件事,循环用好每一种资源,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